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洪山区第十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简报(第五期)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1-06

                                                                                       政协委员踊跃建言洪山经济社会发展

     ——记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委员联组座谈会

  12月29日下午,出席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的18位政协委员代表与区委、区政府领导开展联组座谈。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杜银川,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健等领导到会听取委员的发言。区属相关13个委办局负责人也到会听取了委员的意见建议。区政协主席刘劲松、副主席钱胜利、燕来宾、李运玲、曹燕、秘书长谢卫东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燕来宾副主席主持。

                                                              

  委员们围绕大学之城建设、产业转型升级、文化体育、公共服务、教育医疗、基层社会治理等问题同区委、区政府领导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杜银川对18位委员提出的建议进行了回应,并就抓好落实提出了具体要求。

  于  翠委员对提升洪山区公立学校中小学教育质量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努力推进机制创新,优化完善基础教育激励政策,以目标为导向,绩效考核为抓手,大力实施教育水平整体提升攻坚行动,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全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学校为载体,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制定“分级负责、分类培训、需求导向、注重实效”的新教师培养计划,培养一批中青年拔尖教师和本土名师。三是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理念,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多渠道增加教育投入,完善人才、资金、政策支持体系,培植名校名师,打造洪山样板。

  李炎秋委员:建议重视和扶持新材料产业发展,一是围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积极培育和组建一批国家级海外行业级创新中心。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发展环境。三是加大对新材料产业的扶持,鼓励新材料企业发展。

  刘天斌常委:针对洪山区中学数量相对较少、整体实力相对较弱、部分区域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建议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等三个方面支持洪山区基础教育发展。二是加快重点中学引进和建设进度,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改善全区办学条件。三是切实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辐射面,统筹武昌区等教育强区与洪山区部分中学结成“手拉手”关系,在课程资源、学科教研、教学管理、校本科研、德育工作等方面对部分师资力量较弱的学校开展对口支持。四是提升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每年选派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充实洪山区中学教师队伍,开展洪山区内中学教师轮岗,实施“走出去”“挂岗交流”等政策,加强对教师专业发展实地跟岗培训,制定个性化培训方案,精准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纪  伟委员:建议学习借鉴广州市产业股权投资等模式,希望政府部门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提高效率,加快推进相关问题解决。

  张敬明委员:针对洪山区水环境治理降费增效,建议一是不仅要重视水质达标,更要重视水生态修复。尽快完善水生态维护规划,常备水生态应急方案,考察先进的生态管养模式和举措,完善保障措施。二是多管齐下改善水环境治理和维护资金缺乏问题。加强预防把握关键节点;加强部门联动合作进行水岸同治;在已完成征收的三线一路范围内引入社会资本补贴财政;优先考虑选择在洪山区内设立总部并纳税的企业作为供应商。

  雷开果常委:提出打造武钢云谷智慧商贸示范园区,建议区委、区政府成立“武汉高铁智贸港科技园区发展专班”,以武钢云谷606作为载体,利用园区现有的工业风、建筑物空高和场地宽阔等优势,建设智慧产品发布中心、科技场景体验中心和仓储展销一体化配套服务中心,打造华中首个全场景的数字消费品发布中心和体验中心。集聚一批数字商贸服务企业,通过制定专项扶持政策、配套人才供给和市场培育,打造洪山区数字商贸综合服务平台。

                                                              

  陈明芳委员:围绕高校科研成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助推洪山高质量发展,建议一是政府主导,协调各方,搭建平台,发布信息,提供场地,创新理念,集中精力把研发成果更多地对接市场需求,助推产业化。二是企业参与,发布需求,对接项目,广纳业界精英,带动区域人才就业。政府根据规划布局,帮助相关企业与高校联合办学,人才定制,做到人尽其才。三是校企产学研合作,构建“企中校,校中企”的产教融合新格局。

  程  玲委员:建议通过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推动洪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多部门联动,构建具有地区特色的经济创新模式;建立创业实践基地,提供创新创业机会,提高实践能力;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引入数字媒体产教融合,打造创新实训平台、项目孵化平台及校企合作平台。

  邓丽君常委:为助推湖北省大输液产业高速发展,提高本区经济税收,针对洪山区特有的优势,建议一是持续推进发展政策,完善医企服务平台,倡导本区医疗机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土自产大输液。二是出台相应扶持政策,引导本区知名三级专科医院适当增加BFS采购量,力争成为安全大输液先行示范区,提高用药安全,满足人民对高品质医疗的追求。

  廖苇萍委员:建议成立体卫融合康复服务产业联盟,启动“体卫融合试点”工程,人才共育、医疗资源共享、诊疗服务融合、体卫融合全民健教,提升居民防病治病能力,助力洪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

  韩  莉委员:建议加大非遗文化的保护与推广,一是加强领导力度,将非遗工作成效纳入考核。二是加强非遗传承阵地建设,非遗进入小学、中学、大学,社区。三是加快推动文创产业化,争取财政专项支持。四是多组织相关活动。

  蒋  力委员:建议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一是扩大高品质运动空间,建好群众身边的健身场地。二是坚持内容为王,丰富群众身边的体育赛事。三是提高健身意识,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四是坚持多措并举,为推动构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提供政策保障。

  郑青松委员:关于加快我区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建议一是由区发改局牵头摸清我区现有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底数,并制定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规划。二是加强政策引导,吸引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的投资,并给予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三是聚焦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产业链,吸引比亚迪、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一线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厂商到洪山落户。

  曾垂武委员:建议构建多元化养老体系,提高养老服务质量。一是落实政策保障,强化政府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职能作用,优先保障经济困难的失能、高龄老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二是加强服务质量,支持民办养老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养老服务,促进养老服务供给增加和服务水平提高。三是创新服务模式,通过建立“时间银行”“银龄互助”“服务转换”等形式,发展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区养老互助新模式。四是加强正面宣传,加大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方面的宣传力度,引导养老服务观念转变。五是强化监管力度,建立独居孤寡、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制度,守好养老机构安全底线。

                                                              

  万  迅委员:呼吁重视新媒体及文化产业发展。建议一是将洪山区的区域品牌和政府形象传播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分门别类,分工合作,专业人做专业事”地有序推进,向上向下双向传播,建立大洪山品牌。二是“走出去”,为从业者创造和全国先进新媒体文创地区互相走动和学习的机会。三是常规开展供需见面会,为新媒体企业组织需求方的见面和洽谈。四是希望各级政府能考虑选择民营企业作为新媒体产品的策划、制作和运营服务商。

  侯伯云常委:建议打造洪山“会客厅”——“虎泉印象”,一是结合虎泉片区的地域文化特点,历史文化氛围等因素,借鉴成都“宽窄巷子”,杭州“南宋御街”等知名街区的成功经验,对虎泉片区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包装,改造。二是引进新的商业模式、旅游业态入驻虎泉片区。三是分时分段建设虎泉大街。

  王红丽委员:期望推动中小微企业健康发展。一是继续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税收、房租减免等优惠政策。二是支持在区内纳税的中小微企业实质性参与政府投资项目。三是希望在城市管理、规划等方面对于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有更多的宽容度,结合各个街道、商圈的实际情况,规范发展早夜市经济,支持生活娱乐、便民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莫文婷常委:建议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一是联系企业专家进高校进行专业性宣讲,成立企业就业讲师团队进行针对性指导。二是促进高校访企拓岗交流,促成校企合作,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同高校教育同向同行。三是鼓励企业储备人才,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给予税收、社保、培训补贴等政策性支持。四是结合乡村振兴政策,拓宽乡村服务岗位,引导学生积极服务社区和基层。

                                                              

  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杜银川:大家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发展大局,结合自身行业特点、专业特长,提出了不少有价值有见地的意见建议。涉及面广、贴近洪山实际、反映情况真、提出建议实,聚焦经济发展有高度、跟进城区建设有深度、关注社会民生有温度,充分体现了新一届政协委员热爱洪山的拳拳之心、情系群众的殷殷之情。会后区委、区政府将认真梳理、深入研究、充分吸纳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努力把委员们的“金点子”转化为工作中的“好举措”、发展中的“新亮点”,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