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社会治理、中小企业发展、民族团结工作的意见建议

作者: 来自: 时间:2021-02-24

  在区政协九届十九次常委会议上,委员们围绕我区社会治理中小企业发展民族团结工作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现将意见和建议整理如下,供区委、区政府领导参阅。

  一、关于加强社会治理的建议

  (一)完善社区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服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

  一是加强党建引领,助推党组织全覆盖。在社区选择物业服务企业入驻时,将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招标必备条件,优先考虑党组织健全、党员素质高的红色物业入驻。将物业服务企业党建工作纳入街道大党建考核范畴,对于还未成立党组织的物业服务企业,通过物业协会打造区域化党支部,推动党组织全覆盖。在业委会组建和换届时,抓好交叉任职,审好候选资格,把好选举程序。业委会筹备组严格执行《武汉市物业管理条例》《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指导规则》,在街道党组织的领导下,合法公平、有序开展。在日常管理中,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联合党支部,把三方优秀党员,特别是有交叉任职的党员纳入到联合党支部,增强联合党支部力量,明确联合党组织对三方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二是发挥各方优势,有效融合资源。建立以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为依托的党建平台(微邻里),以三方联席会议为基础的信息平台和以物业管理为核心的服务平台。通过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两委成员、各类专干、下沉党员、业委会委员、物业服务企业员工和社区其它社会组织成员为小区内居民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整合惠民资金、公共收益、部门专项经费等经费,开展惠民服务。三方自有资金可以在机构健全的前提下,按比例设立专项联动资金,由街道统一管理,用于处理突发事件和历史遗留问题,保障联席工作机制有效运转。

  三是探索制度创新,提升联动水平。设立三方联动的统一管理部门。街道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联动工作阵地,将城管、房管、市场监管、环保、安监、消防等部门纳入其中,设立综合、党建、调解等工作小组,实现对三方的统一管理。建立联席会议、民主议事、监督等三方联系制度。创新三方组织架构,探索业委会作为社区居委会领导的一个部门,与社区居委会中的物业管理功能相并列,统一接受社区党组织领导。

  四是平衡物业服务企业与业委会的关系。明确业委会的职责与权力。加强对业主委员会成员的业务培训和教育管理,尤其是“四项制度”建设,规范两项“重点工作”(印章管理、重要事项报告、执行业主大会决定、物业服务投诉调处四项制度和规范物业服务企业选聘、规范业主表决投票程序)。业委会主动配合和支持社区居委会开展工作,监督和协助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定期将小区有关情况向社区居委会反映并听取其意见建议,引导业主自觉履行相应义务和参与小区管理。完善业委会专门指导政策法规,增强对业委会的监督管理,赋予综合职能部门对违规行为的惩处权力,对于未依法履责的业委会成员给予民事处罚,保留对其行为的终身追责制,进一步规范业委会成员的准入与退出机制。对于引入物业服务企业的小区,通过物业协会等行业组织规范物业行业准入与退出机制,实行社会化专业化管理。

  (二)构建超大城市社区生命共同体

  一是责权法定、权责一致。贯彻落实《组织法》相关规定,明确社区工作者的定位与身份,厘清社区居委会和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派出机构的权责边界,真正为社区干部“松绑减负”。

  由区委区政府牵头、区民政局主导、各职能部门配合、街道落实,通过梳理、归并社区承担的工作事项,通过清单模式明确、界定社区责权范围,减少社区承接的行政任务。同时,建立督查小组,督导落实情况,社区可以对清单之外的任务,拒绝配合。

  减少“表格化”、“形式化”的工作内容,上级部门可以向社区申请授权,查访社区管理的过程化数据,但是不能强行要求社区配合提供数据,更不能将填报数据作为社区人员的工作内容,让社区工作人员从“表格管理”中解脱出来。

  社区的职责范围界定在“联系居民、协助入户、组织动员、宣传教育、诉求反映,以及非专业性工作任务的发现报告和政务服务的辅助办理”,不应该将社区作为主体责任单位。对于社区依法协助政府工作,职责中下放社区权限,并需社区长期承担的工作任务,根据社区具体落实需要,采取购买社区、社会组织服务,或交由本部门下沉协管员负责等方式落实,并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

  坚持“权随责走、费随事转、事费配套”的原则,为社区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人员和经费等保障,避免出现“甩包袱”现象。

  取消现有由街道办或上级部门检查、评估社区工作质量的模式,不得强行要求社区参与各类型评优活动。社区工作质量和评优工作可以由社区社会组织、居民党员、居民代表综合打分,也可以邀请和聘请第三方依据客观标准进行评估打分。

  二是实现社区复合共治。“多元化治理”、“ 多主体共治”成为提升社区治理效能,实现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核心内容。

  根据《组织法》规定,以社区党支部为抓手,动员和引导社区居民代表,学习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教育社区居民学会协商议事,化解冲突;社区“两委”充分链接资源,如社区社会企业,向居民提供有偿服务,用市场化方式满足社区需求;社区“两委”挖掘社区自身人力资源,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提供自助、助人的活动。

  三是启动更新社区行政管辖工作。鉴于洪山区目前社区行政区划体量不一,管辖范围不均的现实,应该重新启动社区行政管辖划归工作,按照社区工作人员配比原则,减少大体量社区数量,按照工作便利原则,区划应考虑就近,并且照顾社区管理的因宜性,尽量不要将不同类型小区,如村改居的还建小区、商业小区和老旧小区划归到一个社区管辖。

  四是稳定社区工作者队伍。提高社区社会工作者的待遇标准,建立等级绩效薪资制度,确保社区工作人员的平均工资不低于上年度全区平均工资。调整居民与社区工作人员比例,提高社区工作人员职数,增加社区工作人员数量,配备专职社区网格员。按照职业化方向,根据专业水平,通过考试和考核两种方式,建立“初级”“中级”“高级”的社会工作师职业体系,满足社会工作者的职业成长需求。以文件形式明确由街道吸纳社区工作者进入工会,使他们可以享受包括参加工会活动、体检在内的工会福利。

  (三)提升社区教育品质

  一是明晰社区教育价值定位,形成协同治理体制机制。发挥党组织在社区教育中的核心作用,在政府主导的框架下,厘清各职能部门分工,制定权责清单,形成并巩固跨部门广泛的参与和合作的动态协同关系。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企事业单位、社区自治共同体和居民个人积极介入,构建相互合作的社区教育自治系统。着力培育社会组织,提升其专业能力,采取多种方式引入市场机制,优化项目运作,发挥价值规律在资源配置中的关键作用。

  二是注重社区学校实体化建设,开发公民素养课程体系。首先,强化以社区学校为重点的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增加区内社区学校、老年大学实体教学点的数量,推进社区学校实体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师资配备、经费保障、教学管理和督导评估等环节。其次,重视教育资源内容再设计。将社区教育的核心内容扩展到提升公民素质、改善社区环境、促进社区治理,重点开发提升居民自身综合社会能力系列课程。最后,以针对性和常态化的学习活动有效联结居民。发挥社区学校完善的组织结构优势,以优质教育资源为支撑,让社区居民在知行合一的教育实践中,增知赋能

  三是增进多元主体良性互动,不断提升教育实效。集成“人、文、地、景、产”等社区资源,细分服务目标人群,优化教育内容方式,满足社区居民终身性的个性化学习需求。大胆尝试利用职业学校、电大、函授学校、成人学校等教育机构等社区外资源,为社区提供低收费的教育服务。突出团队学习和体验式学习,培养学习标兵,以一带十、以一带百,借助社区网格化优势,打通整个社区教育的毛细血管和“终身学习最后一公里”,有效满足每一位社区居民特别是弱势群体全面发展的学习需求。

  四是提高社区工作人员的素质,做好社区教育管理保障。出台政策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瞄准规范招录程序、强化岗位培训和完善薪酬管理制度精准发力,努力建设符合新时期社区治理需求的专业化社区工作者队伍。

  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产学研良性合作的建议

  (一)高校要更新科研观念,调整完善评价体系。以省市发展战略重点为主线,以服务和推动武汉地区经济发展为目标,加强与中小企业的联系和沟通,了解企业需求,建立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提供定向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制定具有激励作用的政策措施,引导高校教师进行应用型科学研究。对参加不同层次横向课题研究、取得不同层次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在对科研成果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及时组织成果评奖,又要成果的及时转化与开发,以最快的速度服务于教学、服务于社会,发挥其价值。

  (二)中小企业要提高认识,选择 “适时适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积极了解、寻求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帮助,紧跟国家发展战略方向,借势发展。在对风险、收益进行衡量与分析的基础上,选择 “适时适度”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如在起步期可采用技术转让与委托开发等低层次的合作方式;在成长期可聘请一些高校学者作为 “长期顾问”利用节假日来企业指导,为企业提供符合实际情况的解决方案;在成熟期可充分利用行业产学研联盟这一平台及本市的科技园区,“抱团”参与产学研合作。

  (三)政府要完善产学研信息交流服务平台,加强科技中介机构的服务能力,加强对国家各项政策的宣传力度。一是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深入挖掘高校和企业双方的技术成果和技术需求,提高合作双方信息比对和匹配度。利用第三方服务公司的计算机技术把政府采集的高校和企业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施策。二是将优势资源不断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进行倾斜,加大扶持力度,积极培育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对广大小微企业分类指导、分层培养,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三是联合高校根据不同行业和技术需求组建专家咨询服务团队,帮企业精准选择合适的高校研发团队进行产学研长期深入的合作,与企业定期开展技术咨询。四是利用大学之城建设平台,发起在湖北甚至全国有影响力的技术创新赛事,用悬赏和众包模式集聚资源,针对企业需求提供服务。五是充分发挥各类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成果转移中心、评估咨询机构、科技信息中心等服务机构的作用。借助这些服务机构加强宣传力度,举办行业培训、研讨会,有偿帮助科技型企业申报国家资助项目和优惠补贴。六是完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保障机制,允许技术创新有一定失败率。目前我们的创新资金大多来自国有资本,对技术创新的风险认识不够,比较保守。

  三、关于民族团结工作的建议

  一是讲好洪山民族团结故事,宣传洪山民族团结事例。

  二是鼓励更多的爱心人士了解、支持、加入到与藏族孩子结亲结对的活动中来。

  三是由区民宗局牵头,妇联、教育局继续将结亲结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连续。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