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研学旅行、书法教育、关公文化片区、中医药文化的意见建议

作者: 来自: 时间:2021-02-24

  一、关于发展研学旅行,擦亮洪山大学之城科教高地名片的建议

  (一)发展研学旅行的支撑,打造研学示范区的抓手。以“大学之城 创新之都”为战略目标,发展“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现代服务和智能制造”四大主题产业,打造科教研学高地根据在校学生规模,研学渗透率,洪山区研学市场吸引力以及研学人均消费水平综合测算,洪山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二)拟定洪山区服务研学发展的相关政策区委区政府主导,区发改委牵头,教育局指导,联合区商务局、文化旅游局等部门制定《关于支持引进发展中小学科教研学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主要研究确定洪山区科教旅游教学体系研学服务机构的准入门槛落户优惠研学行业的责任、规范和义务等内容。

  (三)举办全国科教研学圆桌会议打造品牌。邀请北京海淀、上海杨浦区(松江区、浦东新区)、厦门集美区、西安长安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国内科教研学服务机构、基础教育专家,以及国内主要媒体择机召开全国科教研学圆桌会议,通过科教研学论坛实现洪山大学之城科教研学的品牌位。

  (四)建设科教研学特色课程。委托华中师范大学,并联合区内其他高校基础教育科学研究院以及研学实践服务机构成立课题组,研发中小学科教研学课程体系标准;积极推动优秀研学服务机构研发出版科教研学课程,如激光是如何产生的、会跳舞的机器人、虚拟探矿、种在水里的蔬菜等;采用“专家请出来,校园时间差”的方法打造以区内高校为核心的科教研学线路。

  (五)搭建研学服务端口平台。在经费、空间和编制上给予必要支持,建设教育局直属华中研学总部基地,打造国家级研学旅游示范区,撬动洪山现代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支撑洪山大学之城科教高地的定位,形成区校融合、创新发展的典型案例。

  二、关于推进书法教育进课堂普及推广的建议

  (一)借鉴外省优质办学理念,创建书法实验学校。在全区35所小学中挑选2-3所具备潜力的学校打造成各具特色的首批书法实验试点。将每年9月第二周定为书法书写周,同时举行每年一届的中小学生“汉字书法写字艺术节”。在全区开展书法教育普及活动,营造全民学习书法的良好氛围。

  (二)在课程体系中增设书法课程。每周开展一次书法课,每校成立学生和教师书法社团。

  (三)开发中小学书法教育信息化教学软硬件。开发应用教学软件辅助系统,通过名家课堂有效解决教学一线的书法教师缺口问题;建设专业书法智慧教室,共建书法名家工作室、书法展览室,打造书法走廊,书法楼道展示区;完善书法教育软硬件设施;学校建立技能与理论并举的书法教室;为“书法进课堂”提供软、硬件设施。将用于书法教育的开支纳入财政专项经费

  (四)全面加强书法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划拨专项资金用于书法教师的聘用与培训;充分利用洪山区书法联谊会及书法院的力量,培训校内外专业或业余的书法师资人员。对从事书法教育工作的教师职称评定等方面优先考虑。按照能力与自愿的原则培训书法骨干队伍,发挥辐射带动作用。

  、关于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的建议

  (一)以湖北中医药大学为依托,充分释放其人才、智力和资源能量,为打造中医药文化名片注入内生动力。设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在中小学、高校、社区,宣传、推介中医药文化,让中医药文化落地生根;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神农百草园”“药物植物园”,正在筹建的“湖北中医药博物馆”,作为中医药文化的研学基地。

  (二)应急和谋远相结合,立足长远,抓紧当下,打基础,强弱项,久久为功。一是从娃娃抓起。请湖北中医药大学的老师定期为洪山区内中小学举办中医中药知识讲座,让孩子们获得较为系统的正确的中医药知识,从“根”上深植中医药文化。二是进社区。邀请中医药方面的专家教授,以社区为单位,有计划有步骤地开设中医药课堂,通过现场演示、示范、治疗、保健,从“面”上普及中医药文化。三是进高校。协调组织相关高校,定期举办中医药课堂,在高校领域深植中医药文化。四是区校联动。全力支持湖北中医药大学创建湖北中医药博物馆,展示展览展现中国中医药文化,并为中医药产业化--健康旅游、康养基地、研学基地建设增加新的景点,推动建设中医药文化市场。五是举办中医药文化竞赛活动。请湖北中医药大学作为指导单位和学术支持单位,以趣味性、知识性和常规化为基本原则举办竞赛活动,推动中医药文化快速进入人们的视野。六是扶持中医药产业发展。

  (三)创建中医药文化线上平台。集中优势力量,精心打造线上传播平台。由区政府与湖北中医药大学共同开设“中医药网上讲堂”,开设没有门槛没有边界的面向全社会的中医药文化课堂,邀请名家名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领导中医药文化研习有独到心得的观众为主讲嘉宾,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推介方式,群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打造属于洪山区特有、独有的“窗口”和平台!

  四、关于打造卓刀泉关公文化片区的建议

  充分认识卓刀泉关公文化符号的价值,精心策划相关的活动;

  深入挖掘卓刀泉关公文化底蕴,建立关公文化特色文献数据库,组织研讨会,扩大文化品牌影响力;

  协商解决卓刀泉寺周边环境改造、后山打通问题,为打造卓刀泉关公文化片区创造条件;

  为卓刀泉寺成立市级、省级乃至国台办设立的“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夯实基础,共同打造深化海峡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