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王作燕:做好服务,打通从“专利”到“产品”的最后一公里

作者: 来自: 时间:2023-01-11

  王作燕,男,1971年4月生,市、两级政协委员,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办公室主任,民进武汉东湖高新区基层委员会副主席。个人曾被评为湖北省民进 “履职能力建设先进个人”。

                                                               

  在1公斤稻米中产出约10克人血清白蛋白,这是由入驻武汉生物研究院的禾元生物全球首创的生物技术。作为人体内一种重要的蛋白质,人血清白蛋白在临床上被称为“救命药”。

  走进武汉生物研究院展厅,这一技术的生产工艺流程被按比例微缩成迷你版,一个个微型设备展品整齐地摆放在展台上。穿过大厅来到另一头,密密麻麻的企业名称和标志铺撒在立体墙面上,随着光影的变化组成武汉生物研究院“WHBIO”字样的logo。

  “无创新,不创业,这些入驻企业正是武汉生物研究院最好的成果展示。”王作燕说,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这里孵化了近200家企业,落地转化了300余项科研成果,已有4、5家公司正在筹备上市。

  多走一步,做个有心人

  “千篇一律的宣传稿件,在我手上就是能变得与众不同!”1998年,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大潮,王作燕从一名工人转变为一名文字工作者,他的制胜法宝就是做个“有心人”。

  “每次收到稿件,我都会仔细读一遍文章内容,改改开头结尾,再拟一个与众不同的标题。”王作燕说到,凭借对这些细节处的改动,自己的稿件往往就能脱颖而出。王作燕回忆:“记得总编第一次拿到我的稿件,就说了一句话‘这个人有点意思,很特别!’”

  辗转多家杂志社,王作燕的岗位也不断在变化,在日复一日的采访中,他从各行各业的受访者身上积累专业知识,学习整合能力。

                                                               

  “从媒体到专业性非常强的研究院,这个跨度很大,刚开始时我其实也是有顾虑的。”王作燕说,此前的积累在此刻得到了回报。一步步培养起来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再配上以往采访中储备的生物领域知识,让他在生物技术研究院的职业生涯减少了阵痛期的困扰。

  用好两个“效应”,努力实现弯道超车

  谈起大健康产业的价值,王作燕举了个生动的例子:“国外抗癌药卖一百二十万元,如果国内能做出来,那就可能降到一万两千元。”百倍的差距对社会的影响不仅局限于产品,宏观层面来讲,关系到大家对癌症能治与否的认识。

  作为政协委员,王作燕围绕“借助辖区优势发展大健康产业”,提交了《关于抢抓机遇大力发展我区大健康产业集群》的建议。他提出,在洪山区成立大健康产业专班,制定产业发展五年规划,在十四五规划内的细分领域深耕发展,推动建成大健康产业园区。

  “利用东湖高新区生物医药产业的‘溢出效应’与光谷生物城和光谷南大健康产业园的‘虹吸效应’,洪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可实现弯道超车。”王作燕说,洪山区大健康产业发展依托现有的医疗机构、教育资源、科研实力、人才优势以及大健康产业的发展基础,顺势而为,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链接校企资源,推动成果转化

  “高校科研成果难以在本土转化落地,一些好的专利都被外地买走了。”王作燕说,成果转化率不足、流失严重、中小企业孵化难等问题都是武汉生物技术研究院设立之初需要面对的难题。

  “搭建高校和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就需要链接不同平台的资源形成合力。”王作燕介绍道,研究院在这一过程中扮演“服务者”的角色,集“场地、资金、人才、财税、法律、知识产权”等综合服务为一体。

  同时,为了助力小微企业更好地将成果转化为产品,研究院建设了大型仪器设备的共享平台,“其中最贵的一台设备要600万元,这个金额对于小微企业来说是难以承受的。”王作燕说,“我们集中购买生物医药研发需要的大型仪器设备,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以比较低的价格为小微服务,极大降低了小微企业的创新创业成本”。

                                                               

附件: